{dede:global.cfg_webname/}
  • English
  • 官方微信
  • 首页
  • 栏目名称
    • 测试
  • 第二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工
    • 讲座 兼职教授
    • 重要人才计划
    • 退休人员名单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硕士生培养
    • 博士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重点学科
    • 科研机构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讨论班
  • 党团建设
    • 党建动态
    • 工会活动
    • 团学工作
  • 理论学习
    • 主题教育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 校际合作
    • 校企合作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招生宣传
  • 校友之家
    • 校友组织
    • 校友基金
    • 校友活动
    • 百年院庆
    • 校友动态
  • 院务信箱

学院新闻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联系我们

学院新闻

周向宇院士应邀为我校优秀大学生数学国际冬令营作报告

日期:2023-01-12  作者:  点击:[]

应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周向宇院士于1月7日线上作了题为“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的学术报告。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冬令营营员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由校党委副书记冯淑霞主持。



周向宇院士首先阐述了中国古代数学在对记数问题及运算问题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指出,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开始使用符号表达一些大数,西周时期,已引入数位来代替符号。《孙子算经》中用纵横表达的十进制算筹记数法比现在普及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的记数系统还要早很多年。接着,周向宇院士从中国古代数学与国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周公、商高、孟子、墨子、荀子、管子、韩非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理念相融合的例子,反映出中国文化对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的看重。

周向宇院士研究发现,先贤们重视数学,精通六艺、通晓筹算,他们将各自的人文思想用数学命题来进行阐释,反映了人文精神与数学精神的交融,体现了中国文化从根基上对数学的尊崇。中国文化也非常地推崇数学的严谨、严格、严密,准确、精确、客观。结合墨子的半分法中的区间套思想、愚公移山中的阿基米德原理、勾股定理的商高证明、阿拉伯代数的源泉问题等案例,周向宇院士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数学与国学、古代数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等作了深入论述,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挖掘现代数学思想的萌芽,阐明了中国古代数学对现代数学的巨大贡献。周向宇院士强调,中国古代数学“言约旨远”,既有理论数学,也有应用数学,内涵非常丰富。

周向宇院士的报告内容丰富精彩,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中国古代在数学上的贡献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考,使在线师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受到启发,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报告结束后,周向宇院士还和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认真倾听并详细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上一条: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国际冬令营成功举办 下一条:数学与统计学院召开2022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

【关闭】

友情链接

  • 学校教务处
  • 学校党委办公室
  • 学校校长办公室
  • 清华大学数学系
  •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院
  • 上海大学数学系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