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为此我们计划编撰《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志》,设置“忆往——我与河大数学缘”栏目,旨在总结学院近百年来的办学经验,挖掘校友们记忆中留存的各种精彩故事和美好瞬间。期待各位校友能够用文字呈现您对母校最深刻的记忆,记录传道授业的师长,叙写相互砥砺的学友,回忆课堂内外的美好瞬间,介绍您在这里的成长经验,分享您人生事业的收获,为学院的百年华诞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后学者以深深地启迪。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积极参与,不吝赐稿!相关稿件我们先将以微信公众号形式推出,然后在院志专栏择优刊出!来稿请发至hdsxxy2019@163.com信箱。
忆往昔青葱岁月 续河大数学情缘
——89级
停靠在路边的3路汽车,狭窄悠长的豆芽街,琉璃生色的宋铁塔,穿越千年的古城墙,这是定格在河大人心中的开封记忆;
古朴雄伟气宇轩昂的南大门,瑞雪掩映典雅恬静的大礼堂,飞檐翘角精雕细刻的7号楼,“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这是定格在河大人心中的河大骄傲;
黑板上马教授如板刻的公式演算,十号楼窗外泻进的一缕阳光,篮球赛场奔跑投篮的喧闹,翠树绿茵吉他弹唱悠扬,学二学三、学五学六食堂的烟火飘香,这是融化于河大数学院学生血液中的大学生活。
时光流转,毕业后我们也曾多次不期纷纷回到母校,唤醒开封记忆,再燃河大骄傲,重温大学生活。正是“来的时候,可能有些心浮气躁;离开的时候,心境渐渐宁静平和” 。
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为此学院计划编撰《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志》,设置“忆往——我与河大数学缘”栏目。学院的精心安排为母校和校友搭建了一个共情与共鸣的支点,89级同学们记忆中留存的各种精彩故事和美好瞬间纷纷得以挖掘,同学们忆往昔、畅未来,用文字呈现我们对母校和学院最深刻的记忆,记录传道授业的师长,叙写相互砥砺的学友,回忆课堂内外的美好瞬间,介绍我们在这里的成长经验,分享我们人生事业的收获。或深情叙事,或有感而发,抒情感、达思念。现将89级三位同学的“我与河大数学缘”与大家分享。
我是河大人
---毛庆华
转眼间,毕业已经快三十年了。这些年,也去过不少地方,但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还是我的母校—河南大学。
庄重严正的校门正对着一条迎宾大道,两边古树掩映着化学系和专家楼。路的尽头,矗立着具有百年历史的大礼堂,青砖灰瓦,远处是始建于公元1049年的铁塔。一草一木,一亭一楼,无不显露出历史的厚重。在这里,无数仁人志士学成后报效祖国。每念及此,心情激荡,对前辈们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更有无限骄傲和自豪。
时不时我们会相约回到母校,沿着两千年的城墙,追寻着前人的脚印。参天大树下,校园静谧安详。阳光透过密实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感慨匆匆流年,个体只是历史长河中渺小的身影。来的时候,可能有点心浮气躁;离开的时候,心渐渐平和、宁静。
母校教给我们立身做人的根本。它的古朴、大气,凝结在每个河大人的血液中;它的实干躬行也给每个河大人留下深深的烙印。还记得当年的老校长李润田老先生,那时已经须发皆白,每周都到各个宿舍探访,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对食堂是否满意,甚至包括同学的相处是否融洽,事无巨细。数学系的老教授们,在讲台上站的笔直,满满的黑板上满是漂亮的粉笔字,连一个个符号都是那么严谨。2009年,在我们数学系89级毕业20年之际,非常有幸邀请到教过我们的老师们参加座谈会。当年玉树临风的青年学者都已鬓染风霜了,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辛未老师又给我们上了毕业后的一课。他叮嘱我们备课要一丝不苟,上课要严谨细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同学们那时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大部分都在省内的各个中学担任着数学骨干教师。大家还是像当年上学那样,眼睛不眨一下地看着老师,静心屏气地听着。老先生话讲完的时候,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很久,而那份感动和震撼,到现在还在我们的心里。
辛未老师是女生心目中的男神
母校河南大学,是我们青春绽放的地方。九十年代初,也是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繁荣的时期。图书馆里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大家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不断开阔眼界。大礼堂每个周末都播放中外电影,我们觉得不过瘾,还会去校外的电影院和放映厅。第一次看到港片周润发、刘德华,也听到了谭咏麟、张国荣……不知道是不是恋旧,我至今都认为那是最好听的歌,写得最美的词。任何时候,听到熟悉的旋律,都能让我忆起,那带点朦胧的伤感却难以忘却的日子。激情澎湃的青春啊,在母校河大度过!
还记得那年冬至,我们系组织包饺子。馅儿与面是在洗脸盆里和的,擀面杖用的是洗干净的啤酒瓶。有人负责和面,有人负责盘馅儿,有人负责生火,有人负责擀皮儿,有人负责包饺子。男生女生齐上阵,场面宏大,欢声笑语。早已忘记饺子是什么馅儿的了,但依然记得,那年的饺子,真好吃啊!
每到周末,各个学生社团会组织各种活动,舞会居多。我们的三步、四步、自由步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的。从二食堂到三食堂,空气中尚有饭香残留,大家在带点油腻的地板上,轻盈的滑动。也有一些初学者,认真的喊着口号:“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军训那样使出全身的气力,孜孜不倦的练习着。
89级数学系的女生很幸运,入校便住进刚建好的12号公寓楼,与铁塔只有一墙之隔。八个人一个房间,天南海北,热热闹闹。虽然偶尔会有口舌之争,但很快便会烟消云散。河大位属开封,八朝古都,最具文化氛围和烟火气息。提到开封,就离不开出名的鼓楼夜市。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没有地摊不能解决的忧愁,如果一次不行,那就两次。那时候大家手头都不宽裕,我们会每个人交几块钱,凑在一起,每样东西都来一份大家一起尝尝,隔三差五大快朵颐一次。从夜市的小摊头逛到小摊尾,直至月上梢头。然后心满意足地走上几条街,一路欢声笑语,像叽叽喳喳的麻雀飞回我们的小窝。
女生宿舍楼与铁塔一墙之隔
一到考试前,宿舍就人去楼空了。大家都在图书馆、教室里埋头苦读。老师们有时会抱怨我们不够用功,总是说他们上学那会,都盼着停电。停电的时候才有理由离开教室,才会稍微不愧疚地享受片刻难得的闲暇时光。年少时以为老师唠唠叨叨,毕业后才体会到每个老师都是以他们的言传身教,默默地将河大人的精神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持续地滋养着下一代。
当年的教室
1993年,在数学系89级毕业典礼上,系党总支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做好三件事。一,思想要端正。二,专业要精通。三,搞好群众关系。这三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历久弥新。越来越体会到那是老书记如对自己孩子般的叮咛和嘱咐。一转眼,我也教书快三十年了。每到毕业季,我也会把老书记的嘱咐转给一代代的毕业生。
什么是河大的魂?那就是一个个躬身前行的老教育家,就是一个个身体力行的老教授,是一个个在红尘中坚守自我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你和我。作为一个河大人,我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也会努力践行河大精神,争取不辱使命!
感念师恩
---黄强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孩子现在大多数正在大学里读书,有的已经读硕读博了,我们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三十年前的大学生活渐渐模糊了,趁有些往事还依稀有迹赶紧记下来免得以后再也想不起来。人既生活在当下也生活在记忆里,当下也终将慢慢变成记忆或遗忘。
发生在河大的事情太多了,学四楼、学二楼,图书馆、食堂里,城墙上、铁塔湖,到处都有忘不了的人和事。最难忘记的是助我进步、伴我成长的各位可敬可爱的老师。
第一学期就开始教我们《数学分析》课的是刘光耀老师和陈守信老师。前几年去母校见过陈老师几次,有一次和郭兴方、何云亭、陈老师还有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中午在黄河大堤吃鱼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想来也有五六年了。席间陈老师还谈到,前几年在数论孪生素数猜想上取得突破的张益唐教授,好像陈老师在台湾参加学术会议时,和张益唐教授有过交集。陈老师谈的数论等学术问题我就不懂了,不过我记得在办公室,陈老师给我一提茶叶,我没有客气就掂着下楼了。
印象中刘光耀老师经常布履单帽,手提一个黑色小皮包,那皮包很旧了,我总感觉刘老师教我们的两年里那黑皮包没有换过,我怀疑没换过的,还有刘老师经常戴的帽子。印象最深的还是刘光耀老师在课堂上的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现在想起来很愧疚的就是,大二下学期在刘老师的课上开小差。后来在我们毕业的时候,刘老师担任了数学系的系主任,因此我们的档案上就有了刘老师的印章,这是毕业几年后,我从一个中学调到另一个中学,检查档案时看到的。
马国强老师的课堂我们都不敢乱动,主要是说我等经常迟到早退的少数。因为学习认真的同学,上课就如同高三学生一样认真,根本就不会乱动。马老师一上课,我也变成高三学生了,因为马老师不怒自威。况且他老人家的课你就不好意思敷衍,板书如同刻板一样,整洁美观。马老师语言既精炼又风趣,我记得马老师不说论证过程中的“同理”,而说“一样一样的”,同学们有时,把“一样一样的”当成了马老师的口头禅或象征了。当年没有细想马老师为何这样讲,现在因为站讲台二十多年了,才明白马老师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说“一样一样的”。
辛未老师在课堂上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是我印象中最独特的,温文尔雅、从容潇洒。我想起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回忆他的老师林庚教授的文字,我没有张鸣的文笔,就把他写的录下来:“林庚教授一袭丝绸长衫,玉树临风,温文尔雅,是所有学生的偶像。他的板书相当漂亮,自信挥洒,不带一丝做作。后来有学生回忆:先生衣袖恍然间无风自动,亦恍若仙人。抑扬顿挫,丝丝绕梁,教室里木叶纷纷,落地无声,却在听者心中激起锵锵回音。他总是挺直腰板,目视前方,语调平缓,讲到关键处,他就会举起右手,配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旁征博引,激情洋溢,听者鸦雀无声,地上掉一个针也能听见,”“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我后来从教多年后才明白,辛未教授的课堂境界是我一生职业追求的美学标准,有生之年不教则罢,只要站在讲台,就要永远向辛未老师学习。
非常想念经常为我们排忧解难的刘秀英书记和王友成老师,曾经因为闯祸,给刘书记和王老师带来不少麻烦。我在河大校园里不是个省事的主,经常惹是生非。记得是毕业前又惹了一个大麻烦,当时有其他系的毕业老乡,带行李去车站让我送他,我骑自行车送他后返校路上出事了。骑行到豆芽街,突然一只宠物狗从路边窜出,躲闪不及狗和自行车发生弹性碰撞:小狗一瘸一拐呼唤主人。狗的主人是个无业无赖,扣押我的派遣证,以待小狗生下狗仔几死几生后赔偿他损失:原来那是一条怀孕的宠物狗。我没有办法,只好求助与刘秀英书记,由她老人家和王友成老师担保,我才拿着派遣证跑了。这个事情虽然后来也解决了,但为此事我一直愧疚,为了这个事情,王老师去我家找我时被大雨淋透差点生病。2013年暑假,89级同学们去母校看望老师时,刘书记还记起这件事。看来河大数学系89级最不让老师省心的学生非我莫属了:毕业离开学校了,还把麻烦留给母校和老师!“对不起!刘书记、王老师,我是89级的那个黄强”。
难忘后七步
每次坐车经过大广高速开封市通许县,我都忍不住往车窗外多望几眼,以寻找那个熟悉的地方——长智乡后七步村,因为,这里是我教师生涯开始的地方。
1993年3月,我随同河南大学即将毕业的400多名师范生一起(据说当年河大毕业生共700多人,一部分为非师范生),坐车来到通许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我们中有5人(数学系3人,中文系2人)被分配在该县长智乡后七步村学校的初中部,我担了初二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初来乍到,我们对这地名有些疑惑,经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曹植七步作诗的地方,而且在这个校园里,还有曹植墓园。
在校园的初中和小学教室之间,有一片水塘,水塘边有一个亭子,叫七步亭,为明代所建,上有“天资绝伦”的匾额。亭子里有一只硕大的石龟,龟背上立着一块巨碑,上刻有包括李白、谢灵运等历代文人墨客前来拜谒曹植墓时的诗作。水塘中央有一个周围砖砌的土堆,土堆前的石碑上刻有“魏陈思王曹植之墓”几个大字。原来,这学校就是环曹植之墓而建的。听学校老师说,每年的高考中考前,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们都要在曹植墓前祭拜祈福,祁求这个才华横溢的建安才子保佑他们考试顺利。学校也经常组织诵读诗文活动,让学生们传承先贤文脉。
虽是实习,可我们几个却挑起了学校的大梁。初中三个班的语文数学课都由我们五个人来上了,但本校老师们都很守纪敬业,依然准时上班,来听课指导。平时在学校吃饭就由村里的一位老人来做,简单却很可口。
第一次当老师,面对一群十二三岁的初二学生,我极力装出严肃的样子,有时连自己都忍俊不禁。那时虽没有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但与学生之间没有代沟,易于沟通,课堂提问、演板、讨论、讲解、自由发言,皆不拘一格。
我喜欢在上课时针对教学内容变通,把题目改来改去。在让一个学生改动题目条件、结论的过程中,提醒其他学生发现有没有错误,这样就没有学生在课堂走神。我在大学里学的知识也正好有了用处,心里很高兴。有时候我也会让学生尝试用英语说数学题。针对书本上的题目,延伸讲一些知识背景,以及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在科技方面的应用。就这样,孩子们被我的课堂所吸引,一堂课结束,学生们都没有什么疑惑,作业也正确率高,下课时,还要坚持让我再多上一会儿,那种被学生认同的感觉真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我们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学生们不时从家里带来好吃的,家长们也不时来学校交流,说孩子近段时期学习兴趣浓厚,进步很大,有的还写信致谢。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接触中,我感到这里重教兴学、旌善崇德的氛围很浓厚。
“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大概就是当地百姓从曹氏父子的文韬武略高低、仁德才学厚薄对比中,悟出“欲高门第须行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从而教育后代要熟读诗书,立志成才,做人要善良敦厚,并一代代影响至今。
课余饭后,我们几个就去村外的麦田里走走,村里的学生老远看见我们几个,就大声叫喊“老师好”。村里人很朴实,听说我们几个是来实习的,碰面都打招呼,问我们在学校缺什么,吃的咋样,习惯不。村里的老人们给我们讲述一些关于七步村的传说。有时候,村民们还跑到我们住室问长问短。春天气温变化剧烈,有几天很冷,学校一位姓张的老师就从家里带来了几床被子,令我们深受感动。
时间长了,我们感到这里真的是人杰地灵。虽是乡村学校,但学生们充满智慧,学习成绩非常出众。特别是有一个四年级女孩,不管多难的字,看一眼就能立即说出笔划数,而我们出题人还要一笔一划数才知道。这是我今生见到的第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以后我在多个场合讲到我的见闻,好多年后,在与大学同学和早年的一个学生聊天时,他们给我发来了这样的信息:“袁老师好,上学时您教的课都丢在心里了,能记得的就是您说您见过一个能过目即说出笔画的人的故事了”“我去过那地方,抽空咱们一块去,还有一个学生会看字数笔画,您记得吗?”,我说“记得,一女孩,四年级”。
不知不觉实习期结束了,临行的前一天晚上学校举行了一场送别晚会。师生们满含真情的表达了两个月来与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明明知道真的要走,我还是假惺惺地唱了豫剧《朝阳沟》里栓宝要坚守农村的唱段:
“.......
要决心做一个有志青年,
你说过党叫干啥就干啥,
决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
你愿回家你就走,
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
台下掌声雷动,追风少年们听了我的表白,俨然把我当成了要陪伴他们一路成长的英雄。
第二天,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学校的老师们都来送行,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本来在教室自习,可看到我们坐的车要开动,一下子涌了出来,一个个满含热泪,把车围了起来。我看车暂时不能离开,就下车跑回初二班教室,在黑板上写了四句:
人杰地灵誉中原,
天资绝伦传美谈。
新辈争流千帆竞,
蓬莱仙山近眼前。
然后重新跑到车前,与师生们挥手道别。
作者简介:
毛庆华,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1993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河南省会计学校基础教研室担任教学工作。2017年2月至今,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担任教学工作。
黄 强,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毕业后执教于郑州二十中和郑州十六中,后来从学校辞职到民办学校从教和参与管理工作,目前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研发业务。
(1969年11月20日—2020年6月19日),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执教于河南省内乡高中,中学高级教师。从教以来,身残志坚,爱岗敬业,爱生尽职,乐于奉献,勤于钻研,桃李满天下。二十多年来为北大、清华、上交、复旦等国内名校培养输送了上百名优秀学子,更有一大批在斯坦福等国际名校求学的弟子。在他的教诲下,2017年其子袁济方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002年被评为南阳市优秀教师,受到市政府表彰。人品高洁,师德高尚,传承了百年河大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优秀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河大万千学子中的楷模。